由中国民协组织实施、并由冯骥才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日前全面启动。为优质高效完成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项目,保证普查的科学性和成果编纂质量, 2025-08-05至16日,中国民协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举办了普查培训活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罗杨,副秘书长周燕屏,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院长雍敦全、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长贵等领导出席培训仪式。来自西藏、云南、甘肃、四川、青海等地的《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各卷本主编、民协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成员和相关媒体近百人参加培训活动。开班仪式由中国民协副主席沙马拉毅主持。
罗杨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项目首席专家冯骥才对与会的专家、学员和给予培训活动极大支持的绵阳艺术学院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实施《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要树立的“档案意识”、“担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进行了阐释,希望项目成果成为对历史、当代、未来和子孙都有交代和立得住的精品,成为经得起历史和文化检验的丰碑。
此次培训活动,旨在通过对项目普查人员的集中培训,为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跨省区的唐卡调查提供科学规范的学术标准和具体方法,为编纂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著名藏学和相关学科专家康·格桑益希、阿旺晋美、谢继胜、王建民、根秋登子、朱靖江、巴桑罗布等在培训中分别就《唐卡的起源、发展、断代与风格》、《藏族彩绘唐卡的制作程序与质量标准》、《唐卡文化田野调查方法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西藏自治区境内唐卡艺术产生、分布、现状之形态特征》、《如何用影视手段记录和保护唐卡文化》、《藏传唐卡的艺术表现形式》、《西藏绘画唐卡艺术特点》等做专题讲座。培训期间,专家们还对《<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普查与编纂手册》(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修订。
参加培训的普查人员均由资深唐卡研究专家推荐。其中95%来自藏区基层,60%是藏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藏区、具有丰富的唐卡田野调查实践经验,对唐卡的流派、制作、传承等有基本了解。学员们纷纷表示,能聆听国内唐卡研究顶级专家授课,机会十分难得。通过培训,不仅对唐卡研究领域的理论和丰富实践有了了解,同时掌握了《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的宗旨、任务、标准等,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的普查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